7月23日,河南省新乡市被洪水淹没的建筑物和街道。中共党媒7月24日报导,“16日以来”,河南“全省137个县(市、区)1373个乡镇930.5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人数达到58人、失踪5人”。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JamestownFoundation)...
有网民比较中国宋元时期建设的防水工程,即使郑州“哪怕是偷工减料十倍,只要是按照基础桩、梁、板、石板、砾石,这样的顺序来打下的地基,郑州人行道上那棵树不会直接往地下长“,最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又说,这次灾情提醒当局,“那些新概念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不要搞成虚头八脑的东西”。
2021年7月22日,郑州市京广北路隧道口的惨状。中国郑州市20日遭遇大洪灾,民众质疑水库泄洪所致,并连日声讨中共政府。报导指,郑州市曾花费534亿人民币打造海绵城市,而发生灌水惨案的京广路隧道整修排水系统半年后刚完工,两个月前还举行过防汛演习。7月24日...
(一)河南发大水,除了央视和河南卫视外,举国震惊。等他们醒过腔来,第一时间公布的是捐款账号,准备再捞一把。凡事总会水有源,树有根,祸患来临有原因。2018年《郑州投入534亿打造海绵城市告别看海》的旧闻又被翻了出来。需要说明的是,大郑州不过是全国多个城市的...
中国国内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郑州地方当局在5号线灾难问题上至少存在几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在气象部门发布强降雨警报后没有立即宣布地铁停运,致使大批乘客陷入险境。二是在特大洪水发生之前,没有对地铁入口的防水设施进行加固和防范。三是所谓“海绵城市”工程可能存在严重问题,形同豆腐渣工程。
郑州气象官方微博7月19日发布消息称: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郑州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气,大家出行请避开低洼、积水路段,注意行车安全。纵然天气预报已为暴雨来袭打下预防针,但雨势仍令一些郑州市民措手不及。郑州市媒体工作者汪小姐(化名)7月20日对美国之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