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高市早苗“显赫” 中共要哭?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64岁高市早苗“显赫” 中共要哭?

2025年10月4日,日本政坛迎来重大变局:高市早苗击败小泉进次郎,当选自民党总裁,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呼声高涨。这一变化,对刚刚度过“十一”黄金周的中共政权而言,既是外部挑战,也是意识形态上的刺激。

高市早苗表态称,她将“考虑下一个时代,而不是下一次选举”,显示其并非只为权力过渡,而是准备开启一个新的政治时代。64岁的她,年龄上与中国政治文化中“64”这一数字产生了特殊共鸣,对中共而言显得格外敏感。

新华社对高市当选的反应冷淡,称她接手的是“烂摊子”,表面上是客观分析,实则隐藏着嫉妒与敌意。高市强调“独立、努力与公平社会”的理念,与撒切尔夫人风格相似,也与中共强调集体主义、服从党意的治理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中共媒体借机攻击日本,渲染其政治“黑金”丑闻、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少子化和地方衰退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在民主机制下公开透明,并未演化为广泛的社会动荡。反观中国社会,房地产崩盘、就业难、医疗养老危机、股市动荡等困局正在持续恶化。习*近*平执政下的高压独裁,让中共自身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烂摊子”。

2025年是习*近*平的本命年,社会矛盾积压不断。中共一边强化洗脑宣传,拼命掀起反日情绪,一边却控制不住中国人用脚投票。中共以纪念二战为名,强推“南京照相馆”、“731影片”等政治宣传试图凝聚民族仇恨,结果却适得其反。

例如,一位网红花费百万推“731影片”,希望激起仇日情绪,结果弹幕留言让其情绪崩溃,感受到群众对政治洗脑的抗拒。这类事件说明,中共动员民族主义的能力正日渐衰退。许多中国人不再盲从民族仇恨,而是借旅游、日本文化、美食等重新评估现实与未来。

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渊源深厚的高市早苗引人关注(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据媒体报道,“十一”期间,大批中国游客涌向日本,接近疫情前水平,消费更高,朋友圈晒图却“低调处理”,显示政治压制下的真实向往。政治口号再响,也挡不住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这种心口不一、表里不一的现象,让“天灭中共”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潜意识。

中共用反日情绪来掩盖内部困境,但效果越来越有限。社会心理脱敏、政治动员失效,揭示了一个关键真相:没有对比,就没有觉醒。当普通人看到日本的富裕、自由、制度保障,他们自然会开始质疑自己所处体制的合理性。

高市早苗的出现,不仅对日本是一种变革,对中国社会也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她曾是重金属鼓手、摩托爱好者、电视主播、大学教授,还曾在美国民主党众议员手下实习,具备丰富的国际政治经验。她主张制定新宪法、坚持道德教育、社会保障和自由民主的治理理念,这些都和中共的专制控制形成鲜明对比。

中共仇日宣传并不见效,2025年十一期间,中国人涌入日本人数大幅跃升(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她提出的社会愿景,包括“安全生活、医疗保障、高等教育、稳定工作机会”,以及道德纲领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她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义务的平衡,表明民主社会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空喊口号,而在于制度保障和个人尊严。

相比之下,中共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却始终以“党权”压制人权。在中国,大量官员因内斗、腐败被清洗,民众因病致贫、年老无依,社会充满不公不安。而高市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发展成熟、有良好道德传统的国家,她要做的是完善,而不是重建。

当未来中共崩溃之后,留下的将是一地烂摊子。不仅需要经济重建,更重要的是清除意识形态毒瘤。谁来接手,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神意”“天灭中共”等说法,反映出对历史正义的期盼,也暗示着大洗牌、大淘汰的社会进程终将来临。

左图为仇日引发的政治跟从,右图是中国人在日本抢购以及两面人的情怀(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总的来说,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对中共而言无疑是巨大威胁。她象征着日本可能进入更自主、更坚定民主价值的新时代。而她的当选及其政治理念,将在无形中构成对中共体制的一种强力对照与心理震荡。

未来如果她能推动日本修改宪法,提升社会公平与自由,其政治影响力必将外溢。这对中国民众而言,或许是一种唤醒;对中共政权来说,却是沉重的压力。

她将以鼓手般的节奏,敲响新时代的战鼓。而那响声,可能正是中共最不愿听见的:自由的回音。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阿波罗网时方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