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最强抗议习*近*平!惊爆密谈对话和文稿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李克强最强抗议习*近*平!惊爆密谈对话和文稿——胡力任再曝李克强亲笔文稿 透露李克强必死的原因
作者:

上海企业家,自媒体胡力任除了致力于揭开中共前总理李克强的死亡真相外,还曾表示将会逐一公布李克强生前写下的重要文稿。

近日,他在节目中再度公布了一份李克强在2018年习*近*平修宪之后所写的亲笔文稿。

在文稿中,李克强透露,他投下了反对票,作为对习*近*平倒行逆施篡改宪法的最强烈抗议,从此也埋下了杀身之祸的种子。

胡力任10月4日在其自媒体节目《真实中国》中表示,他今天公布的这篇文稿格外沉重,是李克强写于2018年3月——修宪之年。

李克强在文稿写道:“任何国家若任意修改宪法,便等于动摇了立国的根基。

权力一旦失去约束,社会的信任必然崩塌,制度也随之走向虚无。

”文稿还表示,中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痛苦。

毛泽东发起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让整个民族付出了惨重代价,无数家庭破碎,经济濒临崩溃,思想陷入极端。

但习*近*平依然开历史倒车,权力再次集中,宪法被篡改,社会动摇,经济信任崩塌。

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只能陷入混乱与恐惧。

李克强在这篇文稿中说,正因如此,他坚持投下了对习*近*平修宪的反对票。

他明知道表决的结果或许没有悬念,但人民仍然存在对独裁拒绝的权利。

李克强也十分清楚,这一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个人将背负沉重的代价。

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愿意承担。

文稿直指,若宪法被践踏,所谓强盛只会沦为空中楼阁。

独裁不是力量,而是脆弱。

家族化不是稳定,而是腐朽。

真正的强大,来自制度和稳固,来自人民的信任,来自与文明世界的携手。

李克强最后提出,希望后人记住国家的根本在于宪法,民主的希望在于法治。

若再次重蹈覆辙,那将是对几代人努力的背叛,对未来的背叛。

历史不能再倒退,中国不能再失去方向。

2018年3月11日,中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应到代表2980人,出席人数2964人,缺席人数16人。

会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赞成2958票,反对2票,弃权3票,1票无效。

赞成率超过99.7%。

中共立法机构取消了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习*近*平无限期连任,长久地推行自己的强硬统治提供了宪法支持。

这2张反对票是谁投的呢?如果一张是李克强,另一张是谁呢?据说,1949年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时候,也有一票反对票。

对这唯一的反对票,代表们认为是毛“伟大谦逊”的表现;不过另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认为,毛并没有像代表们想像的那样谦逊,投反对票的另有其人——他就是燕大教授张东荪

据称毛泽东事后曾彻查此事。

众所周知,以习*近*平的性格,他肯定也会去彻查究竟是谁投的反对票。

一旦查实李克强投了一票,那在习*近*平的心里就扎下了一根刺,只要有机会,他就会下手拔除。

今年8月,胡力任曾公布了李克强的另一份手稿。

这份手稿记录了习*近*平在修宪前后,李克强的忧虑和他做出的个人抵抗。

信中还记录了他与习*近*平就修宪问题的一次密谈。

李克强在信中回忆,2017年年底,习*近*平约他在中南海西楼会客厅密谈。

习*近*平对他开门见山的说:“我们准备推动修改宪法,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国家要稳定,强大,必须靠集中领导。

”李克强回应习*近*平说:“总书记,改革尚未完成。

现在修宪不仅会引发体制内外的不安,也将严重损害我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与信任。

”习*近*平回答道:“这不是你个人可以左右的问题,是党中央统一考虑后的决定。

大局已定,不容反对。

”李克强再次坚持说:“总书记,我们不能以个人意志取代制度约束。

权力必须受到规范,这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改革方向。

”李克强在这封手稿中写道:“这场会谈气氛紧张,毫无交集。

他讲集中领导,我谈制度体制。

他提历史使命,我说国家信任。

”李克强表示,他感觉到习*近*平对他的警告意味。

他反对修宪注定将会带来恶果。

胡力任表示,自从强行修宪后,习*近*平把权力推向极端,把个人崇拜凌驾于制度之上。

目前中国经济全面衰退,民生困苦,习*近*平用所谓的“强军”“大阅兵”来恐吓人民与世界。

习*近*平正在逐步把中国推向战争边缘。

与此同时,习*近*平积极勾结全球独裁阵营,与俄罗斯朝鲜伊朗等政权相互呼应,妄图打造一个与世界文明对立的黑暗联盟。

中国被推向孤立,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也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信任。

胡力任还再次提到李克强的骤然离世,表面上是一个意外,一个谜团。

但人们心里都明白,在中共冷酷的权力斗争中,所谓的意外,往往是冰冷的掩饰。

在中共集权体制下,坚守正义与良知者,从来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李克强不是第一个被吞噬的牺牲者,也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今年6月,李克强被谋杀的细节在坊间热传。

7月,胡力任提出李克强可能死于“水下电击”。

胡力任还表示,李克强在生前留下了大量的私人笔记、讲话记录和书信手稿。

这些材料总数超过五百份,内容涵盖了重大政策思考、内心感悟以及对中国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其中最珍贵的部分,由他的一位密友秘密保存了下来。

未来,他将在《真实中国》中陆续公开这些重要文献。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分析,胡力任先生的这篇披露体现出他作为一位曾经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企业家,对中共体制及上海内部生态的熟悉,他可能确实掌握部分消息渠道或了解一些体制内运作的细节。不过,就新闻严谨性而言,目前他所公布的内容仍缺乏第三方独立验证。迄今为止,并未公开任何照片、笔迹比对、纸张检测等物证,也没有其他消息源或媒体对其真实性进行交叉核实。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人民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