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俄罗斯和北极之间的航道运输货物,进军北极航线。全球航运巨头则重申他们远离北极航道的承诺,指出这一航道虽然距离较短,但不安全也不环保。
据澎湃新闻报道,“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9月27日从宁波舟山港出发前往欧洲。多数中欧集装箱船选择往南,经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在红海局势因为胡塞武装而变得紧张的情况下,货船则会绕道非洲。
但伊斯坦布尔桥号则选择往北,经北极航道东北航线进入欧洲。北极航道贴近俄罗斯领海,可将亚欧航程从经南非绕行的40天缩短一半。
澎湃新闻引述中国科学院专家杨林生说,中国从政策上要把东北航线纳入在欧洲乃至全球的运输体系中。
他说,相较于马六甲海峡或其他通道,北极航道东北航线90%都经过俄罗斯。在中俄关系持续保持高水平发展的背景下,通道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更小。
但这一航线遭到全球几家航运巨头的反对。据彭博社,地中海航运公司星期一(9月29日)公告,北极航运增加可能影响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冰盖,且“北方海航线在商业航运上仍欠发展,因为安全航行和通行尚未得到保障。”
马士基、达飞和赫伯罗特船舶也表示不会考虑使用该航道。他们在2019年承诺,避免进入这条沿俄罗斯北极海岸延伸逾3000海里的航线。五大航运商中,仅有中国的中远海运没有作这项承诺。
俄罗斯一直在推动使用该航线,将石油和天然气运往亚洲市场,但船只必须获得莫斯科的批准才能通行。这一航道冬季被冰层覆盖,暖和季节也可能存在浮冰,只能由专业船只通行,事故风险更高,也可能破坏原始环境。
但今年已有10艘集装箱船使用该航道,还有油轮及其他船只。这些航次均在中俄之间运输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