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黄金10年,养成这七个习惯,开启幸福的晚年生活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心灵之灯 > 正文
退休后的黄金10年,养成这七个习惯,开启幸福的晚年生活

最近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带着开启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们需要具备哪些好习惯的疑问,我阅读了这本书。

我发现,这是改变人命运的一本奇书📚,如果我们把这七种思维习惯应用于生活之中,生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与大家分享我阅读这本书有启发的点哈。

01

积极主动,是享受生命的自由

积极主动这个词,让我想到了弗兰克的例子。

二战期间,他被关进了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只剩下一个妹妹,他自己也饱受折磨,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虽然纳粹能禁锢自己的肉体,但他依然享有应对苦难的自由。

他想象着自己在纳粹集中营获得保释,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自己曾经的经历,这让他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为自己作出选择,只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

曾经退休后的我,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也曾经失落,但后来我思考如何让自己的退休生活不那么无聊呢?

于是我开始寻找自己的优势,自己有写作基础,曾经是十点读书,樊登读书签约作者,平时喜欢养生艾灸,退休后正好可以用闲暇时间,看书学习,写公众号,旅行,为自己准备一日三餐,艾灸,适度运动,追剧等。

这样想并实践后,慢慢地我也活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比如今天清晨,看到房间的纱窗门突然坏了,就赶紧把它们拆下,量好尺寸,打算在网上再买一个纱门。

想做就做,马上行动,也也算是一种积极主动生活的姿态吧!哈哈。

积极主动,也是不要老等着别人来链接你,你也可以主动去链接他人。

你也可以换一种姿态去生活,践行30积极主动原则,试一试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吧!

02

以终为始,是确定人生目标,倒推此刻行动

以终为始,能量化我们每天的生活目标,为自己的人生终点服务。

拿我自己来说,45岁那年,我曾经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

给自己五年后的一封信

50岁的时候,惊奇发现,许多目标已经成为现实,比如真的成为了大平台的签约作者,在写下梦想的那一刻,似乎上天就能冥冥之中进行感应,好神奇!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想要梦想成真,不妨用用这种方法,以终为始想想自己想成为什么人,并且把这种想象具象化,越具体越好。

写公众号这件事情,你也可以以终为始。

想想自己写公众号的初心,如果只为记录生活梳理自己的思想,并不期待引发别人关注与认可,这样焦虑也会减轻许多。

03

要事第一,是把时间精力,放到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我自己,生活中的要事就是陪伴家人,读书写作,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这样有了人生重要的事情,自然也不会感到虚无。

04

双赢思维,是互惠互利的法则

在双赢思维上我也有过体验,才退休的时候,我就受青鱼的邀请,担任了青于读书社群的领读老师,学员们都习惯叫我姚教练。

只是我自己有一些不习惯哈,觉得教别人也是净化思维,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

与陶陶,小微合作的那段时间,也是属于我生命历程的宝贵财富,丰富了我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喜欢并擅长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实现双赢的契机,也能让自己有价值感与成就感。

05

知彼解己,是沟通的不二法则

退休后,我们有了更多时间与伴侣、子女、朋友,自己相处。

在沟通上,建议可以用非暴力公式去沟通交流。

这个沟通公式是:观察+感觉+需要+请求。

举个例子,丈夫的晚归,让你感到很不开心,如果你一味地生气,说你这个死鬼又去喝酒了,死在外面算了。

这样无疑会让氛围变得尴尬。

你可以这样和丈夫说,你看现在已经十一点多钟了,你胃本来不好,我担心你会多喝酒,年纪大了要好好爱惜身体哦,我希望你能早点回来,让我不那么担心你。

当你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也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担心,这样对方也是能慢慢接受你的善意,从而接受你的观点的。

06

统合综效,是取长补短的组合拳

统合综效,是在生活的矛盾点中进行创新。

这也是一种打组合拳,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势组合。

比如我与先生外出旅行时,他体力很好,一天可以逛好几个地方,但我不行,我喜欢精游一个点,后来我们商量后折中,上午逛半天,下午在家休息,这样劳逸结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节奏刚刚好。

07

不断更新,是自我提升,投资自己

不断更新,是指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层面持续投资自己。

我自己退休后,在身体层面,每天会拍打八窝,会有氧运动,会饭后散步,练八段锦。

在进行有氧操时,头脑里常会有灵感闪动,真好。

精神层面的滋养,能让我们获得很多新的能量。

能量不足时,我会看廖智的《生命的美意》,读了后,就会被廖智身上的能量所激励到。

在智力层面,我的理解是要有终身学习的姿态,比如培养新爱好,读书写写公众号,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切为磨砺大脑服务。就像曾国藩,他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

在社会/情感层面上,我觉得核心是培养稳定的情绪与有共情的能力,建立健康的社会连接与情感状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许。

比如参加了一些线上社群的学习,结交同频的朋友,或学习一些自己没接触过的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

村上春树曾说:当你穿越过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

我发现自己读完这本书后,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我,发现自己前行的路清晰了不少。

发现退休并不是人生的落幕,而是换一种方式,更加主动、客观、清醒和富有意义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一本好书,真的能赋予人无尽的力量。

所以朋友们,不妨闲暇时来读读这本书吧,它能让你拥有真正丰盈的“人生下半场”。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姚瑾读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30/228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