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光棍已经泛滥成灾了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民生 > 正文
中国的光棍已经泛滥成灾了

十一回到老家,村口停着的网约车比往年多了不少,都是在外打工的光棍们租车回来相亲的。

38岁的堂哥苦笑着说:"现在十一成了'相亲黄金周',7天要赶8场相亲,比上班还累。"

01

村委广场的相亲活动晚会现场,穿着崭新衬衫的男人们挤在角落交流相亲心得。"我在东莞电子厂月薪九千"、"我在杭州送快递月入过万",像极了商品展销会。而对面的女孩们,多数是趁着假期回乡的幼师、文员,她们更关心"县城的房子买在哪个小区"。

媒人婆十一期间生意也很火爆,说马上要带着姑娘一天要赶三个村。她悄悄告诉我:"现在相亲都像面试,男孩要准备房产证、工资流水、体检报告三件套。有个男孩在深圳做程序员,年薪三十万,却因为老家房子没电梯被拒了。"

这几天邻居家也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相亲谈判,女孩要求在省会买房,男孩父亲瘫坐在椅子上:"我们种一辈子地,也攒不出半套商品房啊。"最终这场相亲像熄灭的烟花,在夜空下无声散场。

更让人唏嘘的是,村里办了场集体相亲会,30个男人只有5个姑娘到场。组织活动的村支书叹气:"现在女孩宁可十一在城里加班赚钱,也不愿回村相亲。”

02

村头老槐树下天天有老人聚众"诉苦"。王大爷拿着儿子的硕士毕业照哭诉:"培养他读书花光积蓄,现在34岁还单着,说不如当年初中毕业就结婚。"这些老人当年拼命供儿子读书跳出农门,如今却发现儿子在城市里成了"婚姻洼地"。

而女孩家的门槛早被媒人踏破。村东头李叔的女儿在县城当护士,十一期间收到18份提亲礼,最后全家躲到市里宾馆"避风头"。李叔既骄傲又无奈:"当年生女儿被笑话,现在倒成香饽饽了。"

邻村女大学生的话很犀利:"我靠自己能在杭州月入两万,凭什么回村嫁个月薪五千还嫌我化妆的?"她的堂哥蹲在墙角嘀咕:"现在姑娘都精了,不愿一起还房贷。"

这种割裂随处可见:女孩们通过考学、打工见识过城市文明,宁愿单身也不愿回村;男孩们却困在"传宗接代"的传统脚本里,攒钱速度永远追不上彩礼涨幅。镇上婚介所的数据触目惊心:30岁以上男性登记数是女性的6倍。

03

黄昏时分,表哥又开车去县城相亲了。

"现在副驾驶比驾驶座还难找。"这话像根刺,扎进村里每个适婚男性的心里,村头到村尾不过三里路,3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四十多个。

村广场上蹲着抽烟的光棍们越来越像一片枯芦苇,他们是被城市化收割后,留在土地上的最后一批根茎。或许真正的灾难不是打光棍,而是整个乡土社会,正在失去延续的毛细血管。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胖猫说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30/228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