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居民消费能力不断降低,经济通缩压力加大,近几年中国阳澄湖大闸蟹的售价持续大幅下跌。图为资料照。江苏省苏州市一家餐馆的大闸蟹。(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金秋时节一向是中国大闸蟹的销售旺季,但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下降、通缩压力持续加大,大闸蟹的销售状况每况愈下。今年“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大闸蟹的销售价格继续大幅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已超过五成。
秋季是中国大闸蟹最肥美的时节,叠加十一假期(即“黄金周”)的到来,通常节日前后都是大闸蟹销售最火爆的时候。过去,大闸蟹在这个时段的价格曾高飙到一只螃蟹与一克黄金的价值相当。然而,近几年随着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大闸蟹的售价也不断下跌。
本周日(9月28日),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导说,大闸蟹以其独特的风味备受消费者喜爱,长期以来被中国商家和有钱人视为馈赠客户和“官员”的最佳礼物,因此大闸蟹的价格也成为了衡量这个时段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而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前夕,大闸蟹的价格与往年相比明显下跌,显示送礼需求减少及家庭支出疲软。
据报导,最具代表性的阳澄湖大闸蟹,去年十一长假前夕的礼品券价格为8只大闸蟹卖1500元(每只价格约为187.5元);到了今年8只大闸蟹的价格仅有700元(每只价格约为87.5元),跌幅达53%,已经是腰斩价,批发商一片哀号。
报导还提到,在2010年代初期,十一长假前夕的礼品券显示,10只阳澄湖大闸蟹的售价高达3698元,平均每只大闸蟹的价格约为369.8元(人民币,下同),与当时1克黄金的价格相当。
在中国短视频共享平台抖音上,一位名叫王敏(音译)的闸蟹批发商抱怨说,今年黄金周前大闸蟹需求很疲软,重量为150克以上的大闸蟹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近30%。
大闸蟹经销商梁庆(音译)也吐槽,原本以为去年是大闸蟹销售的低谷,不料今年的情况更糟,许多客户都说他们的业务低迷,导致送礼预算十分紧张。现在自己也别无选择,只能进一步降价促销。
十一黄金周大闸蟹价格的大幅下降,只是中国经济低迷,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及通缩压力持续加大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9月10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8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减0.4%,降幅大于经济学家原先估计的0.2%;而8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年减2.9%。显示不论是制造业还是在消费环节,中国经济的通缩压力仍在加大。
公开的资讯显示,由于经济疲软和消费力不断下降,最近两年中国许多行业都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各大企业及经销商都不得不通过降价来提振销售。企业和消费者也纷纷减少出行、宴会和其他社交活动。
近期,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一些高端酒店纷纷到路边设立摊位,面对普通消费者提供小炒外卖,则被视为中国社会消费降级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中共官方公布今年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数据之前,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及金融服务公司高盛曾在报告中预测,中国的批发价格通胀将维持“深度负增长”,而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下,中国居民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