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如何养生 4不做1不吃 4生肖注意疲劳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民俗风情 > 正文
“秋分”如何养生 4不做1不吃 4生肖注意疲劳
作者:

秋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图为示意图。(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秋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六个节气。9月23日2时19分21秒迎来了秋分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秋分节气,在民俗传统中,有许多禁忌和养生之道。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

秋分时,天地和而万物成,正是收获收成的时节,所以中医学主张秋天“养收”。秋分,正当人体阳气开始收敛之时,此时宜“养收”,实践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讲秋天的养收之道在于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季养生还要注意安定神志,可以舒解急躁,休养生息,储蓄精力。

秋分过后,人体阳气开始收敛,要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缓解秋乏症状;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分时节养生还要注意“三养三防”:养肺、养胃、养肝,防秋燥、防秋郁、防感冒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人体要注意保暖,早晚温差大,应及时添加衣物,夜间入睡后要盖好被子,尤其要注意腹部、脚部、颈部的保暖,防止寒邪入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在早晚气温过低时开窗,以免受凉。

秋分过后,运动宜选择舒缓、平稳的项目,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此外,秋日万物凋零,易产生凄凉、忧郁的“悲秋”情绪。此时,应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此外,秋分节气也有不少习俗。据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中,祭月是对自然崇拜和丰收的祈愿,由于秋分时的月亮并未达到最圆最亮的状态,后来人们将“祭月节”的日期调整至中秋佳节。

在秋分这一天,一项传统习俗就竖鸡蛋,寓意着好运与生机。在岭南地区,有个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人们在这一天会品尝一种名为野苋菜的蔬菜,它也被称作“秋碧蒿”,享受其独特的口感。

日前,台湾命理师小孟老师在其脸书发文表示,秋分日来临,有几项禁忌要小心:一、不宜穿露背装:秋分开始天气转凉,穿露背装容易着凉感冒;二、秋分不宜搬家、入厝、剃头;三、注意用火:秋分有火字,火灾容易频传也容易火烧,务必检视家中用火之地,老旧电器宜丢弃;四、秋分阳气衰退、阴气渐强,因此不宜吃过凉食物,以免体质太寒睡眠较差,肠胃不适。

据《联合报》报导,命理师杨登嵙说,秋分就是阴阳的平衡点,此节气属兔、猴、狗、猪的民众,需要注意过度疲劳、小感冒、小病痛,养生首重“养阴润燥”,可多吃苹果、葡萄、甘蔗、石榴等清润的食物。

杨登嵙提醒,此节气也是民众品尝秋蟹的时间,螃蟹黄肥肉满,不少人一吃就停不下来,螃蟹性寒其实不宜多吃,浅尝味道即可。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23/228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