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查建英写道:“我对中国人对专制统治的无尽耐心变得相当不耐烦。我选择不和我的人民在一起。我选择了下火车,把铁轨远远地抛在后面。”她在最近的访谈中讲述了她“跳火车”的经过。
时事节目《不明白播客》主持人袁莉采访了知名作家查建英,谈论了她的家庭和她个人与中国政治的遭遇。访谈中,袁莉朗读了查建英文章中的一句话:“我也喜欢中国,但它是我自己定义的中国。从我小时候跳火车开始,我就幻想着外星的天空和遥远的城市,被广阔的外星天空和遥远的城市所感动。我对中国人对专制统治的无尽耐心变得相当不耐烦。我选择不和我的人民在一起。我选择了下火车,把铁轨远远地抛在后面。”
这段话是作者对俄罗斯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在1961年写的一首诗的回应,阿赫玛托娃写道:“不为异乡天空的光华所动,不羡遥远城邦的庇护安宁。我选择和我的人民在一起,灾难引领他们之处,我亦随行。”
两次震撼:“六四”屠杀与“清零”管制
查建英解释说,“什么时候下火车,这个过程也非常长。因为坦率的说,其实六四对我是一个巨大的,第一个最大的精神危机。后来在六四事件三十周年的时候,我还谈过,六四的时候,我们是在现场的,我第一次看见和平年代杀人,这是非常震撼的“。1992年回到美国之后,她更换了国籍。
查建英说,“我发现,改国籍是这么大的一件事,我自己都没想到”,“我告诉自己,我不是要叛国,我是为了写作的自由,这样我不用自我审查。如果我入了美国国籍,我还可以继续写作”。
入籍美国之后,查建英“还在火车上”,“我还是要回去,还是要写中国,还是要抱着希望”。她说,她最终“跳火车”是因为疫情管制。当时,她在纽约看到中国人被强制排队做核酸检查的画面,感到震惊。“我看到上海封城到最后有人跳楼,我觉得那就是我!”“所以我就觉得我不要那种屈辱。我回想起阿赫玛托娃那种话,很伟大、很圣洁,但我觉得今天我要说:共产党的监狱,我一天都不想坐,我也不希望任何一个人去坐”。
作家查建英:我选择了“下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