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炼传说系列之十八:唐玄奘(上)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玄学风水 > 正文
古人修炼传说系列之十八:唐玄奘(上)
作者:

●唐玄奘西行取经

玄奘(公元602年一664年)原姓陈,名袆,玄奘是他的法名。洛州缑氏人,他是汉代太守陈仲弓的后裔,曾祖陈钦是北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是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慧曾任江陵县令。陈慧有四个儿子,玄奘排行第四。

玄奘一家全都崇尚佛教。他的二哥陈素很早就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做了僧人,法名长捷。玄奘自幼聪明异常,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家族和哥哥的影响下,8岁多就开始诵读佛经,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养成了广泛研究各种学问的兴趣。除佛学外,他对儒家经典也颇有研究。当时洛阳有许多讲经场所,其中有不少对于佛学研究有很高造诣的大德高僧。哥哥陈素很关心弟弟的学业,经常把玄奘带到洛阳前去听高僧们讲经。久而久之,玄奘遂萌发了出家为僧的想法。恰在此时,隋王朝要在洛阳剃度27名和尚。报名的人有好几百,但在玄奘的努力下,大理卿郑善果破格录取了年仅13岁但悟性极高的玄奘。

玄奘并不以此为满足,仍不断求学,求学过程中深感中国佛经由于翻译有误,不完整的原因而造成很多地方众说纷纭。玄奘于唐武德九年,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高僧戒贤的弟子。玄奘听他说戒贤在那烂陀寺讲《喻迦师地论》,非常向往,从此立下了西行求法的决心。

贞观元年(627)玄奘未获唐太宗批准,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出发,当时有个秦州僧孝达,在长安学《涅磐经》,要回秦州,玄奘与之同往,玄奘在秦州住一夜后又结伴经兰州到凉州。玄奘在此应邀讲解佛经,使他名扬西域。

当地有个和尚叫慧威,他很同情玄奘,派弟子惠琳、道正护送他西行,他们昼伏夜行至瓜州。玄奘在瓜州买到一匹马,但苦于无人相引,道正已回敦煌,惠琳已回凉州。此时有个胡人叫石磐陀,被玄奘收为弟子,他护送玄奘前往,但他胆小怕事,中途变心,返回瓜州。从此以后,玄奘独自一人进入一往无际的大沙漠,他四天五夜,滴水不进,粒米不食。死去活来,但他毫无畏缩,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备历艰辛,终于到达伊吾国境,又过数日,到了高昌国。

高昌国王麹文泰遣使迎候,国王由侍人陪同,亲自迎接玄奘入后院,住一重阁宝账之中,王妃与数十名侍女皆来礼拜。麹文泰又命年逾八十的国统王法师规劝玄奘留住,但玄奘没有同意,说:“我来到此地是为西行求法,今天受到你的阻碍,大王只可留下我的尸骨,我求法的意志和决心,大王是留不住的。”以后便绝食三天以示抗议。麹文泰被玄奘西行求法的决心所感动,只好放他西行。王与玄奘在王母面前结为兄弟。麹文泰还要求玄奘从印返国路过高昌国时,留住三年,受王供养。还要求现在讲经一个月,玄奘一一答应。玄奘开讲时,太妃以下国王、大臣等三百余人前来听讲,国王麹文泰亲执香炉并低跪为蹬,天天如此。讲完佛经以后,让玄奘度四沙弥,以作侍从。玄奘离开使他倍受敬重的高昌国,又踏上了万里征途,历历艰辛,踏过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土,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到达北印的滥波国。

玄奘从滥波国向南行,经那揭罗喝国到达无著、世亲等佛教大师的出生地犍陀罗国,玄奘在此把麹文泰送给他的金、银等物分送给各大寺院。他从犍陀罗国往东南行,经咀叉始罗等国,到达迦湿弥罗国,玄奘在这里停留两年,把第四次佛教结集的三十万经论全部学完。

玄奘在北印游历了十多个国家,于贞观五年(631年)来到中印度。他在中印度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沿途向名僧学习佛教经典。对玄奘影响最大的是那烂陀寺,他在此拜年过百岁的老住持戒贤为师。向他学习唯识教义。那烂陀寺是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学府,在此大小乘并举,以大乘为主。在玄奘学习期间,那烂陀寺能容纳一万名学生和一千五百名教师,共中通二十部经论者共一千余人,通三十部者,多至五百人;通五十部者,称为“三藏法师”,包括玄奘在内,共十名,玄奘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以后,又到处去游学,游历数十个国家,虚心向名师请教。然后又回到那烂陀寺,向他的老师戒贤汇报他的学习情况,受到戒贤的赞尝。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了佛学辩论大会,请玄奘为论主,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大法会,会后启程归国。

玄奘回国的消息传开以后,戒日王千方百计地挽留他,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要为他造一百座寺院,这些优厚待遇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

当初玄奘前往西域的时候,在灵岩寺看见一棵松树,他站在庭院里用手抚摸松枝,说:“我将去西方求取佛法,你可以朝着西方生长;如果我回来,你就掉转方向往东生长,以便我的弟子们能知道我的归来。”等玄奘西去的时候,这棵松树的枝条果然年年指向西方生长,长了数丈。有一年,松树枝忽然转向东方,玄奘的弟子们说:“教主回来了!”于是前去迎接他。玄奘果然已从佛国取经归来。人们称这棵松树为摩顶松。

又有传说:玄奘前往西域取经,行至临宾国时,道路险峻,虎豹出没,难以通过。玄奘不知这是为考验他所设,便锁上房门在外面静坐。到了晚上开门时,只见屋里有一老僧,独自坐在床上,不知他从哪里来,又是如何进到房内的。玄奘赶紧施礼拜见,恳求他帮助自己通过险途去西天取经。老僧感其诚意,向他口头传授《多心经》一卷,并让玄奘自己又吟诵一遍。诵经完毕,只见山川变为平地,道路开阔,虎豹藏匿起来了,魔鬼不见踪迹。玄奘便平安到达了佛教胜地天竺国,取回经书六百多部。他一直都在吟诵那卷《多心经》。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博谈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22/228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