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由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自由
50年前一位上海大学生预言中共垮台(图)
2025-08-01

张大熊认为共产党搞大跃进是“勒索民财”,对人民进行思想上的“疲劳轰炸”。他日记中写道:“共产党自己可以不花一分钱得到钢,空中取物,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没有空来思考是非,每天做十、十一点钟,可以防止我们反抗,一种疲劳轰炸”,“思想原来是自由的,而现在都锁上了共产党的政治锁了”等等。 “总有一天会来一个火山大爆发的,那时的爆发却不止我一个人呢,是全国人民。”张大熊专门在古墓“尽忠报国”石碑前拍照,以示内心。

呉嘉隆:从与中共和解,转成与中共对抗到底!
2025-07-23

拜登公开说过的的军事协防台湾,是防守的概念。 川普就不一样了。 川普公开说过的,如果中共军事入侵台湾,那他会轰炸北京,这个意思就是说,美国防守台湾的程度,到了不惜对中国开战的程度。 轰炸北京,别忘了,现代的战争都是让领导先走的! 把中共的军事指挥系统打掉,绝对是开战之后的首要工作。于是,首战就是火箭军的终战,也会是中共的终战! 川普是攻击的概念,就是要打击中共的军事能力,让中共失去军事入侵台湾的能力。 你比较一下拜登与川普的概念,你就会知道谁才是真正在防守台湾。

孙立平:马斯克建党,能否成为打破僵化政治生态的鲶鱼?
2025-07-13

需要重于可能对于马斯克组建美国党一事,我一直乐见其成。所以,早在6月8日,我就写了《孙立平:马斯克成立第三党有可能吗》一文,以探讨和追踪这个问题。而当时,很多都以为马斯克也就是说说而已。为什么对这件事情有这么大的兴趣?因为这件事情重要。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指出,马斯克成立&qu...

自由、责任与幻想:索维尔看马斯克“美国党”的命运(图)
2025-07-13

在一个被幻想、科技狂热与政治短视裹挟的时代,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的声音格外清醒。他出身贫寒,却从不怨恨社会;身为黑人,却从不依赖身份标签;从左翼转向保守之后,更坚定地捍卫自由、责任与制度的尊严。2025年7月,当埃隆·马斯克在社...

历史的丰碑:709受害者名录
2025-07-12

改编翻译自中国人权卫士网站有删节。谨以此纪念那些为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而蒙难的人。历史的丰碑——2015年7月9日人权律师大规模抓捕事件受害者名录2015年7月9日起,由中共公安部主导的针对人权律师及相关人士的大规模抓捕和骚扰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次行...

王五四: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2025-07-11

张维为眼里只有宏观的中国,没有微观的中国人,只有闪耀的中国,没有脸上暗淡无光的人民,他就像天水当地的医院一样,顶着权威和专业以及救死扶伤的光环,却检测不出天水孩子血液里的铅毒,在他这里,孩子们一切指标正常,孩子们吃得饱饱的。他本来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可他不仅不解决,也不发现,也不是不发现,是发现又掩盖了,他本身就是有毒物质。

(被封杀)铁路正能量惨遭羞辱
2025-07-11

长沙段官微已经开启了微博评论精选,这也像吹响了网评员集结号,评论区已经被“拥护说明”的疑似水军占领,制造了它很受欢迎、很得民意的虚假现象。之所以合理推断网评员“若有战召必回”,是因为三篇重头的网评员大作被揭穿。这三篇骨干网评员的文献,根据同一个基调阐发:破窗不是创举,破窗人亦非英雄,破窗之举是“情绪脱轨”,是不守规矩的假担当,“是对铁路安全防线的无情破坏”。一则《说明》,三篇重头评论,控评评论区,成为广铁应对本次舆情的主要阵容。

日本民众谴责中共 声援香港人争取自由(视频)
2025-07-05

自中共实施《香港国安法》后,香港社会的自由度、民主度日渐下降,众多日本人谴责中共试图独裁统治香港的行径。中共2020年6月30日通过《香港国安法》,如今已过去了五年。日前港澳办主任在香港发表演讲,让不少日本民众对香港的民主继续被摧残而担心。日本民众:我对香港民众深感同情,香港的民...

(影)塞尔维亚示威全面升温 民众怒吼“夺回自由!”
2025-06-30

塞尔维亚国内怒火持续延烧。根据多家塞国媒体报导,数千名民众于6月30日晚间至7月1日清晨在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与多地发起大规模街头封锁行动,抗议政府暴力镇压前一晚的学运示威。示威者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与在场民众,并重申提前举行全国大选的诉求,但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A...

赵晓:燕京大学校训的真正含义——“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福音根基
2025-06-29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不仅是一句校训,更是一道文明的蓝图,来自福音,却能更新文化;它超越宗教,却根植真理; 它不是怀旧口号,而是复兴的召唤: 召唤教育回归圣洁,召唤文化重建根基,召唤灵魂归向上帝。 愿这句校训,不仅镌刻在燕园旧址的墙上,更铭刻于中国心灵的深处,成为一代人奋起的火炬,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契约。 愿我们今天纪念司徒雷登时,也走向他所爱的耶稣基督,以祂为"道路、真理、生命"——"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