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泡沫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泡沫
分析:中共已经陷入债务漩涡(图)
2017-06-05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务问题持续担忧。分析指,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症结可以归结为投资浪费导致债务激增以及债务偿还风险。 金融时事通讯刊物《每日结算》(The Daily Reckoning)6月2日发表文章分析,中共的政权危机感...

上海知名私募疑陷兑付危机:高管集体辞职股东失联
2017-06-03

知名私募上海共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平台下的投顾账户已无法正常使用,资金无法提取。耐人寻味的是,该私募高管近期已先后辞职,主要股东也已失联。部分投资人今日已向警方报案,另有知情人士称,该公司疑似资金链断裂。

摩天大厦诅咒应验?中国经济惊现“空”兆(图)
2017-06-03

外国传媒报道,中国在过去近10年,每年都有摩天大厦落成,其中最高的是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楼高632米,共128层,为迄今全中国最高的摩天大厦,亦是全球第2高建筑物。不过,现时上海中心大厦反映着中国广泛的商业市场难题,就是“空置...

华尔街日报:中国债务问题被推迟到十九大之后(图)
2017-06-02

中国政府今年春天大力采取去杠杆措施,推动债券收益率急剧上升,但还没有引发很多人所担忧的系统性信贷危机。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已经消失了,资金短缺的公司悄悄地再次转向收取高息的影子银行,得以避免了更多违约。

房企债台高筑 现在买房等于替别人还债
2017-06-01

目前的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种“借债上瘾”的症状,这在房地产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疯狂借债的背后,是持续的土地开发。土地财政、地产经济的套路还延续。基本套路不变的情况下,房子仍然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还债的。你付钱,他还债,这样的活雷锋房奴们难道还想继续当吗?

债务包袱沉重 全球经济终将“日本化”?(图)
2017-05-31

过去五年来,日本人口减少了100万人,GDP总值萎缩超过2万亿美元,经济学家称日本的出生率下滑、人口老化,年轻族群数量不够支撑老年人口,经济长期萎缩,政府税收不足,退休金和社会福利支出包袱渐趋沉重,其处境如同被放置了一颗“人口统计的定时炸弹”。 商业内...

传奇基金经理警告:投资者已忽视重大风险(图)
2017-05-29

据外国传媒报道,现年近60岁的美国避险基金Baupost Group创办人Seth Klarman警告,尽管美股屡创新高,但投资者明显地忽视了重大风险。 或许香港投资者对Klarman的名字感到陌生,他管理的资产达300亿美元,是全球最受尊敬的投资者之...

股灾真的快到?传奇大鳄准备好“大屠杀”(图)
2017-05-29

据外国传媒报道,亿万富翁、曾搞到阿根廷鸡毛鸭血的“传奇大鳄”、现时管理资产逾33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Elliott创办人辛格(Paul Singer)再次“出山”,扬言对华尔街的前景感到黯淡,并已成立总值50亿美元的“雨天基金”,准备迎接金融市场“所有地...

呆怼怼:提前陷入“中年危机”的中国人(图)
2017-05-28

回顾不远的过去,类似的情况在1990年代经济泡沫崩溃后的日本曾出现过。在这些年的日本职场上,有一大群整天忙的昏天黑地,但是却越忙越穷,越忙越焦虑的年轻人。

温克坚:穆迪敲响的警钟将会持续回响(图)
2017-05-28

2017年5月24日,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把中国长期本币和外币发行人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这是1989年以来穆迪首次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意义十分特殊。作为对应主权评级下调的技术性调整,穆迪又相继调整26家中国政府相关发行人和13家中国金融机构的评...

环北京房价下跌 楼市拐点已到来?(图)
2017-05-28

燕郊的房价近期出现下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讨论,大家讨论的是,究竟这种房价下跌的现象是一个地方的个别案例,还是说在将来会逐渐蔓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假如房价出现下跌的地方不止是燕郊,而是普遍出现在很多地区,那么可不可以说,中国的楼市拐点已经来到了? 所谓...

外媒:中共货币马达开到最大 经济仍不乐观
2017-05-28

面对下行的中国经济,中共央行试图不断向实体经济输血,即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但外界认为,不断放大的金融杠杆并不能保证中共银行向实体经济注入多少资金,中国经济仍不乐观。中共向实体经济高杠杆输血据彭博社5月27日报导,当前,中共向实体经济输血的工作正在加班加点地...

中国的危机:借贷上瘾 中国式政治经济怪圈(图)
2017-05-27

中国掀起了一轮支出热潮,借钱建设城市,打造制造业巨头,培育金融市场——这些钱给这个经济强国提供了动力。但以债务驱动的这轮热潮,眼下正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造成威胁,有可能拖累它的增长。

中港降级 大型银行拯救行动无可避免?(图)
2017-05-26

在20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政府需要出手拯救大型金融机构,至今仍历历在目,这情况会在中国重演?据外国传媒报道,正是因为有历史为鉴,令穆迪此举惹来了市场广泛关注。其中瑞穗银行经济学家Vishnu Varathan表示,就投资情绪而言,这是颇为负面的消息,尤其是中国正值银行体系去杠杆及国企重组时期。

中国降级──重蹈日本覆辙?(图)
2017-05-25

一些经济学家早就警告中国可能面临和日本相同的命运,即债务驱动的经济繁荣最终将换来长达数年的沉迷与停滞。至少中国和日本的信用评级在周三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下调中国评级后都成了A1。对中国和日本这两个...

中国影响力第三波即将到来
2017-05-23

25年前,中国的出口量只相当于法国的一半、日本的四分之一。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成品供应国。中国的崛起为在2000年代陷入经济大缓和的发达世界做出了贡献: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使这些国家的通胀得到抑制。随着公路、桥梁、水坝、铁路网和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中...

资产通胀 消费通缩 中国经济病的不轻
2017-05-22

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冰火两重天的时期。一方面,现在每个人都觉得钱袋子很紧,同时又似乎找不到什么靠谱的投资渠道。在货币流动性一端,银行缩表造成现在的情况是很冷,但是资产价格一端,包括不动产等等,又是表现得很热,怎么打压价格都下不来。这种症状,其实就是经...

金融时报:中国在应对信贷泡沫上面临严峻考验(图)
2017-05-21

调查显示中国信贷收紧成为市场最大风险,牛津大学的马格纳斯表示,未来6个月至两年内影子银行融资可能出现危机。 对于全球投资者,甚至是全球评论家来说,中国仍是一个非常迷人的课题,但同时也带有一个健康警告。 据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

繁荣过度 物极必反?金融、地产繁荣背后的隐忧(图)
2017-05-18

最近两年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房价了,从去年底开始又增加了一个话题,金融去杠杆!这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当前房地产、金融业的体量和对经济影响究竟有多大?背后蕴含哪些风险?未来又将如何走? 金融业过于庞大。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我国金融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如果从...

警惕!全球82%有钱人称现时是史上最不明朗(图)
2017-05-18

据外国传媒报道,瑞银发表报告指出,来自全球7大市场的绝大部分百万富翁均认为,现时是“最不能预测”的时刻,比率高达82%。 报告一共访问了2,842名扣除物业外,投资资产净值最少达100万美元的有钱人,他们来自美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香港、新加坡、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