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清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大清
改革34年,一战破功
2024-11-22

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洋务派对他们所选择的自强之路充满了美好的展望:“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潜慑其狡焉思逞之计。否则我无可恃,恐难保无轻我之心……今既知其取胜之资,即当穷其取胜之术。”但,历史很残酷,真理总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大清官员欺上瞒下的历史逻辑(图)
2024-11-10

壹1896年,俄国以举行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礼为由,盛情邀请清朝派重臣到彼得堡观礼,俨然给予极高礼遇。不是大清国际地位提高了,北极熊真实目的是为对抗日本在远东崛起,希望借机与清朝进行秘密谈判,修筑穿越东北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因甲午战败闲居北京贤良寺的李鸿章被重新启用,作为钦差头等出使...

瑷珲条约并不合法 为何俄国每年都纪念?
2024-11-08

1860年,在沙俄的逼迫下,清廷与之签订《中俄北京条约》。这份条约不仅承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而且还将《瑷珲条约》中规定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俄共管地,一股脑也全都割给了沙俄。这么一来,整个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就实实在在被沙俄给割走了。《中俄北京条约》可是清廷与沙俄签订的条约,自然是有效的。因此,俄国人要纪念,也应该纪念这份条约才是。

由华人男子向哈马斯捐款100美元想到的
2024-10-07

在今天,公派出国留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在当时,却是有辱门楣。清廷长时间的闭关锁国,使人们深信西方是野蛮落后之地,略有钱财的家庭都不愿让子弟出洋留学。由于名额迟迟招不满,政府官员甚至不得不去各个村落动员。所以,首批留美幼童并非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而多是家境贫寒的平民子弟中国人善于读书与考试的特征,至少从那时就表现出来了。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考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为什么慈禧一死,大清国就亡了?(图)
2024-10-05

她是大清朝的独裁女主,也是揭开中国现代化序幕的铁腕太后,她就是慈禧。1908年11月15日,慈禧离世。仅仅三年后,大清便分崩离析,这仅仅是巧合吗,还是另有深层原因?▲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徽号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双面慈禧:一面给大清续命,一面给...

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仍有人觉得西方除了科技一无所是(图)
2024-07-13

这位网民一股脑儿把欧美当做强盗和野蛮,恰当吗?众所周知,中国富起来,主要是靠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我们又从西方国家受益最多。合作虽然是双向的,不必讲什么感恩的心,但至少不能把我们的合作伙伴斥为强盗和野蛮吧?人家要是强盗和野蛮,那我们跟人合作岂不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气?

乾隆:他一个人导演了从盛世到萧条的大戏
2024-07-08

他曾经掌握了繁荣的密码,运气超越了所有人,恰当的农业政策,宽松的税收,随着墨西哥白银的涌入,帝国盛极一时,但终究如烟花一样散去。专制权力和官僚集团在提升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面前的局限性,总是让繁华无法持续,在陷入短暂繁荣之后必进入萧条纷乱的循环中,乾隆想要超越历史上的帝王,直追尧舜的梦想,终究是一场空。

英国人赫德掌管大清海关45年,后官拜正一品 (图)
2024-06-13

看了个有意思的,关于英国人赫德。1853年9月,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海关银两全部被劫,官员逃走,海关停摆。之后外商在此处就不再缴纳关税。虽然英国是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国家,该国却认为此事甚为不妥,有违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遂与法国、美国三国协商在上海成立临时海关,代收关税。清政府彼时被...

那就只有开战了(图)
2024-05-17

01一段悲催的历史。100年前,大清帝国经历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取得了不少成就,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正当举国上下一扫阴霾,陶醉于同治中兴而忘乎所以之时,1895年的甲午中日海战,打碎了这场美梦。北洋舰队的惨败,直接导致1898年戊戌变法,遗憾的是英国式的光荣革命并没有发生...

崇祯时代也不缺人才,但做事是很危险的…
2024-03-25

大明朝一向是刻薄寡恩、用人不善,君臣之间严重缺乏互信。在大明朝的后期,有两个现象非常突出。一是越忠诚的官员下场越凄惨。绝对忠于朝廷的戚继光、杨镐、熊廷弼、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都下场凄惨,拥兵自重或投降大清的李成梁、左良玉、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则活地很滋润。二是成为大清的人才输送基地。同样的人,在大明朝这边默默无闻,跑到大清就成了一顶一的人才。明军一旦剃头,战斗力就翻上三四倍。

沉思的托克维尔:大清的垃圾时间(图)
2023-12-21

前一阵,智本社写了一篇文章叫《历史的垃圾时间》,文中将垃圾时间定义为:一是确定的倒计时;二是失败的结局是大概率事件。这个定义很好,能帮助我们看清很多问题。今天我就借用这个概念,讲讲大清的垃圾时间,希望能增进读者的认知。这段历史能告诉我们,一个王朝名存实亡的标志,究竟是什么。1大清...

我大清!只有大胜、小胜,绝无失败
2023-12-01

中国大捷,日本求和,对熟知1894年甲午战争始末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荒诞不经,觉得只有被爱国主义侵染了脑回路引起高烧的人,才会迸发出这样的狂想。但我说的这一切并非是凭空捏造,甚至在今天视为奇耻大辱的《马关条约》签订后很长的时间里,还有相当多的大清子民仍然觉得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日本久...

老外赫德执掌大清海关48年 维持廉洁高效运转(图)
2023-11-17

赫德司掌海关48年,使这个机构维持廉洁高效运转,并把邮政、灯塔和海底电缆引入中国;他还是自强运动要角,以《局外旁观论》等见解影响了清朝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变革,于同光中兴不无贡献。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经执掌清帝国海关48年之久的英国人赫德使这个新机构始终维持廉洁高效的运转,并把邮...

李承鹏:致第34条,情感就像内裤,但别穿在外边(图)
2023-09-09

过了一段时间,老郭去巴西使馆参加活动,巴西国王进场时人们站起身鼓掌。老郭也起身跟着鼓掌。又被刘锡鸿告密,罪名大意是“有伤中华民族感情的举止、行为”。再后来,郭嵩焘受女王之邀赴白金汉听音乐会,他学习洋人样子拿起节目单看,刘锡鸿又密奏:郭嵩焘居然传看有损大清国精神的物品——音乐节目单。大家知道,郭嵩焘最后结局是,回国、被骂、被那些伤了民族感情的人们骂得郁郁而终,坟都被掘了。

美总统给李鸿章留一封信,可保大清不亡,可惜…(图集)
2023-07-06

事实证明,格兰特的忠告是有先见之明的。清朝的灭亡并非因为其历史的命运注定,而是由于当权者的固执与自大。如果慈禧太后和其他统治者有足够的智慧和胆识,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清朝也许没那么快灭亡。

传说中的神秘中药!大清时昂贵的“龙遗”,如今真的绝迹了吗?(图)
2023-05-14

网上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据说有一味叫龙遗的名贵中药,服用之后可延年益寿,清肝明目,壮阳补肾,强身健体,包治百病。何谓龙遗,乃天子粪便也。过去种地的农民有拾粪习惯,背着篓筐东瞧西转,见到猪牛马粪则如获至宝。皇城里也有拾粪人,专门安排太监负责收集皇帝粪便,皇帝拉大便时蹲守在旁边,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