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战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二战
乌克兰和美国达成停火协议,以史为鉴能看到特朗普的未来吗?(图)
2025-03-15

编者按:乌克兰和美国达成停火协议。接下来,就看俄国会怎么反应。白宫吵架事件,和其他许多事情一样,让我们周围的人更加撕裂。我们的平台本着让大家听到不同声音的态度,发表了不同作者不同立场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温和偏左的,昨天的那篇《特朗普:你不打牌我打牌》是温和偏右的,如果你激烈反对乃至...

1917年再现?全球生死存亡全看它了(图)
2025-02-20

对于当下的时机在历史上的参照,与其说像1938年、不如说像1917年。邱吉尔对1938年和对1917年的态度截然相反。他反对与希特勒的妥协,主张与希特勒死磕到底,哪怕是在德军横拍西欧的时候也不退缩。但是对一战却主张适止而止,达成妥协的和平。为什么呢?因为一战和二战、在邱吉尔眼中是...

血战占守岛:苏联要强行“摘桃子”?(图集)
2025-02-13

今年是2025年,整整80年前的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80年前的那一天,日本天皇裕仁颁布了《终战诏书》,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么按照常理,在那天之后所有的同盟国轴心国敌对行动也就结束了。但是对于这种世界大战来说,终战后的一段时间也不平静。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几天之后...

儿童游乐场竟挖出176枚二战未爆弹 震撼画面曝光(图)
2025-02-13

英国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当地一处儿童公园地下竟然藏有多枚二战时期未爆弹。该公园上月施工时意外发现炸弹后立即请来拆弹小组处理,没想到后续又挖出更多炸弹,目前已发现约176枚,数量十分惊人。位于诺森伯兰郡伍勒镇(Wooler)当地公园Scotts Park,公园...

美国轰炸东京与中国拯救机组人员(图)
2025-02-09

杜立德(左二)率领的1号机组空袭前在轰炸机前留影1942年4月18日中午12点30分,一架B-25美军轰炸机超低空以280英尺(1英尺为0.3048米)的高度掠过东京南部市区上空,一些日本妇女还以为是日本军机通过而向其招手,但那架轰炸机突然拉升高度到了1200英尺,投下四枚燃烧弹...

揭秘:二战日军为何不敢侵略澳门?(图)
2025-02-08

面对二战中日本大肆侵略,葡萄牙殖民者很紧张,担心日本也会侵略澳门,于是让巴西给日本发了一个照会,照会中称:“如果日本人以武力入侵澳门,巴西就把所有日侨撵回本国。” 这一阻吓还真管用,日本人吓出了一身冷汗。若三百万人一起被扫地出门,赶回老家日本,不仅会造成很大的混乱,还会衍生很多的麻烦。所以投鼠忌器的日本人屈于施压,在二战中从始至终都没敢对澳门下手。

二战德日潜艇运输 都送了啥黑科技?(图集)
2025-02-02

总的来看,在战争后期的大背景下,德日这样的潜艇交流实在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反而还搭上了许多人的性命。管理学上有一个大忌,那就是用身体的勤奋掩盖头脑和战略的失误,这轴心国辛辛苦苦用潜艇交换物资人员的故事也是这个道理的注脚。在当时的条件下一心挑动战争建立世界新秩序,这样的战略本身就是痴人说梦,而德国和日本的海军官兵,也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样可怕的大迷梦去殉葬了。

无耻!中共涂改二战抗日军机,青天白日变红星(组图)
2024-12-27

中共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内,原本展示一架二战时期中华民国空军I-16战机,机身有青天白日的涂装,但最近被发现已改为红星涂装。一些网友批评太扯了,认为无论如何应当要尊重历史。中国社交媒体微博认证为军事资讯博主的金陵上空的鹰23日发文,指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将抗战时期的中国空军伊...

赵晓:⽇本⼈为何不仇恨美国⼈?(图)
2024-12-22

而关于日本人在二战之后为什么不仇恨美国人的问题,不仅是我们很好奇,连日本人自己都很关心,于是,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引来了很多日本网友的回复。 看来日本网友认为仇恨应该放下,但是,这样的回复是不是太奇怪了呢?仇恨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要知道日本在甲午战败后,得了两亿两白银后,虽然辽东半岛被清朝给索要回去了,但有多得了三千万两白银,却还是认为自己受到了耻辱,还写下卧薪尝胆四个字,这真是让人奇怪。

苏联击败关东军后 在东北的军纪有多差?以至于东北女性…(图集)
2024-12-05

看到好看的妇女,苏军会当众侮辱,有人敢拦着,当时就给毙了。甚至会闯入中国人的家中,将家中的男主人给宰了,强行侮辱女主人。以至于东北女性纷纷将家里的锅灰刮下来涂在脸上,亦或是将头发剃光,装扮成男人,以免被苏军士兵看上了。这样的事情在苏军进入东北以后,屡见不鲜,几乎成了常态。对此苏军却毫无节制,如入无人之境。

罂粟为谁而红?——二战欧洲战场质疑(图集)
2024-11-16

苏联过去每年都要大张旗鼓纪念二战的胜利。他们纪念的不是战争的教训,而是他们以此得到的辉煌。但是看看周围国家和人民对苏联的态度,我们就知道其胜利只是意味着别人的痛苦。当苏联最终从这些东欧中欧国家撤出时当地人们兴高采烈,足以说明当年所谓“解放”是何等名不副实。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二战苏利文兄弟悲剧始末(图集)
2024-11-15

而论二战中,甚至是世界战争史上全家亲兄弟上战场最知名的事迹,莫过于美国海军的苏利文兄弟事件,甚至影响了美国军方的征兵政策(战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也多少借鉴了苏利文兄弟的遭遇),今天就将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隐情:苏利文家庭的真实故事始于1914年,汤姆·苏利文...

二战时著名的“驼峰航线”是怎么来的?(组图)
2024-10-18

上世纪四十年代,受航空工业水平的限制,飞机往往上升至四千米便已达到极限,并不像今天的喷气式飞机一样,飞万米高空如同家常便饭。然而,二战期间中美两国为了抗击日本侵略,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极限条件下,共同开辟出了一条物资运输大通道,这就是著名的驼峰航线。一、企图困...

德国明知会陷入两线作战 为何还要打苏联?(图集)
2024-10-18

德国不得不搁置进攻英国的计划转而进攻苏联。因为要打败英国就先要打败驻守在英吉利海峡的英国皇家海军,可是很不巧的是,这恰恰是德国的短板,而一时之间德国一没有巨大的财力来打造海军;二没有时间。   德国陆军在当时可以征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国家,可是面对大海,德国不得不望洋兴叹,希特勒不得不调头东向,去啃一块“硬骨头”。 他不得不和苏联强行开战或许是因为当时的德国的确进入了非常要命的关键时候,可是他低估了苏联的严寒天气以及苏联的地大物博,也正是这两点最终让希特勒的战略规划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