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峡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三峡
惊人 三峡大坝木成舟 更大巨无霸三峡工程建设中
2011-05-30

中国长江流越遭受五十年来罕见的严重干旱,导致长江中下游部分水域被迫停航,湖北四十多万人面临饮水危机,中国官方上周也首次公开承认三峡水坝修建的缺陷,国际舆论在再度质问三峡大坝的合理性的同时也对目前正在进行中规模空前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提出疑问。周末版的法国...

震惊 三峡工程预言:不炸不拆的后果
2011-05-29

节目长度:25分50秒下载mp3(16k) | (128k) 自从三峡工程上马以后,或者说上马以前,特别是在一九九一年开始,在中宣部的主导下对三峡工程进行一次片面的、大规模的宣传,所以中国的老百姓从那个时候开始基本上听到的都是关于三峡工程的正面的宣传。可...

孔捷生:比三峡工程更危险的大坝
2011-05-27

三峡工程还在图纸作业时已存在严重问题,建成后问题更多,赵紫阳、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四任总理,惟独李鹏对三峡工程情有独钟,其他三位都兴趣缺缺。三峡工程建成二十年,似乎成了李鹏的家族生意,李家千金李小琳在两会放言:能源涉及国家命脉,必须掌握在靠得住的人手里,这...

李承鹏: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一只抽水马桶
2011-05-26

三峡大坝我只是想讲些故事。下面这个故事我告诉过很多记者:1997年,我生平第一次当上房奴,却以美好心情搞起了装修。我有幸碰上一个讲究以发展眼光看待生活的装修公司,他们说:一定要用中央热水系统,热水直接接入厨房和浴室,才够中产。我是这么虚荣的人,11月初,房...

黄万里对三峡大坝的预言快发生了?
2011-05-22

黄万里(1911.8.20-2001.8.27)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万里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从这个意义上说,黄万里的离世意味着,在国内重大水利工程讨论上,另一种声音的消失。 2001年8月27日下午3时...

三峡大坝持续惹祸 问责风掀起:扒了大坝?
2011-05-25

自三峡大坝议案提出到建成,质疑声就不绝于耳,但没有得到高层重视,随着近年来三峡大坝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地质灾害不断、污染、极端天气等,被外界斥为世界最大的烂尾工程。5月18日,温家宝首次承认大坝有问题,引起巨大反响。有说官员在推卸责任,有说一场大“...

记者深度揭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工程
2011-05-24

三峡工程在一片争论声中开建,中国那些御用专家们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三峡建成之后,将发挥防洪的效能,且三峡防洪功能是第一位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洪水的威胁。会成为调节四川盆地气候的空调。夏天它能使沿江地带降温;冬天则因这个大空调而不再寒冷,三峡区域将呈现冬...

美媒:胡温承认三峡工程缺陷 引发强烈反响
2011-05-24

北京宣布治理长江三峡大坝的计划,就此,世界报常驻北京记者佩德罗莱蒂撰文强调说,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正在对环境、人口和地质构成严重的威胁,中国总理温家宝上周三(五月十八日)主持的一次国务院会议上通过了一个十年治理计划。尽管有关长江三峡大坝十年治理计划的详细内容...

炸坝收场?山洪地震频发 矛头直提三峡大坝
2011-05-23

三峡工程再惹争议,表面是国务院三峡工作规划公开转态,其实自 2003年 6月大坝合垄蓄水后,长江沿岸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学界一直指与三峡大坝有关,要求重新评价三峡工程声音不绝于耳。 当年主张三峡上马派称,三峡工程既可助长江防洪、改善航道,又可发电;但大陆...

谁坚持三峡上马 胡温与江泽民划清界限?
2011-05-23

三峡大坝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建成后长江沿岸灾害频繁,中下游近期又遇特大乾旱,证明三峡工程已成祸害中国人民的包袱。中共国务院日前发佈《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首认三峡工程问题多多,引起关注。 官媒透露,温家宝是本...

美媒评中共首次承认三峡工程灾难:温家宝赢了?
2011-05-22

西方媒体普遍报导了中国国务院承认三峡大坝存在安置移民和“防止地质灾害”等“迫切性的问题”。5月21日的《华盛顿邮报》还专门发表了社论。《华盛顿邮报》的社论说,中国官方媒体曾在2007年援引专家的话警告三峡大坝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但这次是中共政府第一次发出...

灾难警报? 国务院罕见承认三峡祸端
2011-05-19

据路透社5月18日(周三)报道,中国国务院周四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三峡工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很多受益,但也造成了无数的迫切性问题,从超过百万的大移民到各种地质灾害的风险。中国国务院的这份声明罕见地承认三峡大坝的弊端。 这份出现在中共政府网站(www.gov...

长江水面枯萎 海轮禁航 三峡大坝受质疑
2011-05-18

2011年5月5日,重庆港两江汇流处,大面积河床裸露。昔日宽阔的嘉陵江大面积河床裸露,远观如一条小溪。(大..;资料室) 曾被北京极力鼓吹防洪及航运效益显著的三峡大坝运行不长时间,却接连遭遇让北京尴尬的情况。5月以来,三峡下三省现严重旱情,长江水位太...

王维洛:三峡大坝 早拆比晚拆好 晚拆就拆不了
2011-05-24

社会各界对三峡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论。2011年5月18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积压半年之久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在新华社发布的会议公告中,有条件地将三峡工程的一些不利影响摆到了公开的媒体平台上,这些不利影响有如移民安稳致富、生态...

看看中南海下一任总理要倒多大的霉
2011-01-05

(Getty Images) “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共产党总是这样要求中国老百姓。自一九九二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三峡工程以来,经历了三个总理。三峡工程移民到底应该如何安置?三个总理,有三个完全不同的主意,而且找出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理由。前任总理总是...

网友推荐:三峡大坝里面居然还有这种东西 组图
2010-11-07

三峡蓄水175米 长江下游航道悬了
2010-10-28

  三峡水库于26日上午达到175米蓄水目标,这次试验性蓄水,除诱发了滑坡等地质灾害外,由于水流缓了,上游来的泥沙及垃圾淤积在库底的问题更为严重,库区疏浚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三峡30米落差的“消落带”,更使三峡如同遭遇一年一次“百年洪水”。此外,水...

三峡蓄水175米 冒出一堆世界性难题
2010-10-28

三峡大坝远眺。(AFP) 三峡水库于26日上午达到175米蓄水目标,这次试验性蓄水,除诱发了滑坡等地质灾害外,由于水流缓了,上游来的泥沙及垃圾淤积在库底的问题更为严重,库区疏浚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三峡30米落差的“消落带”,更使三峡如同遭遇一...

三峡蓄水后河道冲刷严重超预期 部分河段崩岸
2010-10-27

  上游水电站拦蓄泥沙 退耕还林控制水土流失 入库沙量较设计减少60%    泥沙淤积是三峡工程设计建设者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昨日三峡工程首次蓄水至175米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大大好于预...

专家:在科学问题上 五十年来中共几乎没进步
2010-10-22

旅居德国的著名环境问题专家王维洛博士认为,从最近北大著名力学教授武际可关于三峡问题文章的遭遇,可以再次看到,在科学民主问题上,五十年来中国几乎没有进步。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图片:环境问题专家王维洛与作家马建(天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