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量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吴量
奇异的能量爆发震惊天文学家
2007-10-03

最近,天文学家用CSIRO的Parkes射电望远镜检测到遥远宇宙的巨大能量爆发,这使天文学家们不得不从新认识这些现象。 这项发现来自于西弗吉尼亚大学Duncan Lorimer带领的研究小组。该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的在线刊物《科学快讯》(Scienc...

牛顿秘密手稿曝惊天预言 2060年是世界末日
2007-09-29

2007年6月18日,由犹太国家综合大学图书馆提供,是有300年历史的牛顿(死于280多年前)手稿,计算启示的精确日期及耶路撒冷圣殿的精确尺度,解释圣经由来的过程。 2007年6月18日,由犹太国家综合大...

探索: 南美平原巨画 暗示巨人的存在?!
2007-09-26

南美洲秘鲁的纳斯卡平原(Nazca)是一块充满神秘的地方。这块平原荒凉而贫瘠。说它有多贫瘠呢?这里每年最多只下半小时雨,有人估计,这里也许万年没有正式下过大雨。美国航天总署甚至把这里视为与火星一样的恶劣环境,曾派人来此进行火星生命能否生存的实验呢。当地的居...

枸杞-“水果伟哥”
2007-09-23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原先对枸杞一无所知的英国人逐渐了解,原来小小枸杞中的维他命C含量比橙子高,β-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铁含量比牛排还高!连美国的麦当娜、伊丽莎白·赫利、米沙·巴顿等国际巨星,都对枸杞情有独钟。除了丰富的营养元素以外,枸杞所起到的壮...

八仙之一韩湘子 九度文公韩愈
2007-09-21

韩湘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侄孙。本名叫韩湘,因为学道成仙,所以又称为韩湘子。韩愈和湘子的爸爸---韩老成感情很好,他那篇有名的《祭十二郎文》,就是祭悼韩老成的。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说:“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说的就是在唐贞元十...

科学探索: 是谁造了大金字塔?
2007-09-20

岁月悠悠,耸立于埃及的大金字塔见证了当时人类文明的辉煌   埃及大金字塔,高146公尺,其四面底边长分别为230公尺,占地52900平方公尺,共享了230万块石材。早在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就将世界上的伟大建筑,选出七项最为人称颂的。然而岁月悠悠,被称作世界七...

古籍载众多动物报恩事例 今人要向动物学习
2007-09-20

古代关于动物报恩的记载很多,如隋侯之珠,昭之救蚁,毛宝放龟,黄雀衔环,象牙报恩、猛兽致鹿等等,皆有据可查。   隋侯之珠最早见于西汉《淮南子·览冥》:“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壁,得之者富,失之者贫。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

明朝的那些事儿 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224-226
2007-09-19

[224]已经死去的王省和正在赶路的铁铉是相同的人,他们都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奋斗,区别只是在于一个报国无门,一个效力有方而已。即使你的敌人无比强大,即使你没有好的应对方法,但只要你有敢于面对强敌的决心和勇气,你就会发现,奇迹是可以创造的。铁铉和高巍两个人...

[美国英语] 提升口语交流技巧
2007-09-17

communication tip "ImproveYourVerbalCommunication Skills":We all have people with whom we have to work to get things done.Our ab...

科学探索: 二十个无法回答的科学问题
2007-09-16

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自身,有太多的谜题等待我们去挖掘。但哪些是最重要的未解之谜,我们距离找到答案还有多远?今年7月1日,在纪念美国《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之际,科学家们总结出了125个迄今我们还不能很好回答的问题,重中之重有25个。     1...

古籍《冥报记》:皇上许诺封官为何当不上?
2007-09-15

梁武帝微时。识一寒士。及即位游于苑中。见牵舟。帝问之。尚贫贱如故。敕曰。明日可上谒。吾当与汝县令。此人奉敕而往会。故不得见。频往遇有事。终不得通。自怪之。以问沙门宝志。志方为大众讲经。听者数千人。寒士不得进。宝志谓众曰。有人欲来见问。请开道内之。众人乃为开...

科学探索: 惊人发现 月球是人造的?!
2007-09-14

  夜晚的天空悬挂着月亮,长久以来人们对它总有一份好奇与憧憬(图片提供:NASA)   自从阿波罗号登陆月球后,人们对于月球的神秘感似乎降低了。以往,人们在中秋节举家团圆,吃着月饼的时候,抬头一看天上的明月,心中不免对它感到好奇与疑惑。好奇的是月亮上究竟有...

《梦溪笔谈》: 须发和五脏的关系
2007-09-11

编者的话:现在的人都认为现代科学很发达,是古人难以想象的。但从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宋朝以前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医药学、考古、语言、史学、文学、音乐、绘画以及财政、经济等等的发现和成就来看,事实并非如此。通过介...

科学探索: 远古壁画赏析 解读人类历史
2007-09-11

马格德林文化的岩洞壁画  对于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大部分人的印象是一群围着树叶的原始人,打猎结束后,围着火休息,有些人在岩洞壁上作画,记录今日的打猎成果。所以岩洞壁画上画着原始的打猎场景,有原始人类以及兽类,图形是以极为简单的线条构成的。  阿尔塔米拉岩洞...

我在新加坡遭遇灵异事件『真实』
2007-09-10

来新加坡1年了,和朋友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遇到很多,华人都说这地方挺邪乎,接下来就讲一讲我和朋友碰到的事情。 我搬新家后,那个朋友已经回国了。一天和我姐姐视频,突然发现自己那边有点不对劲,仔细一看,我的妈呀,我右后面坐了一个面对墙角女人,头发长长的搭到腰背对着...

明朝的那些事儿 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191-193
2007-09-08

[191]应对建文帝就要找上门了,这下子不由得朱棣了,要么造反,要么像他的那些兄弟们一样被干掉。此时的朱棣可谓处境艰难,他连当年的朱重八还不如,朱重八就算不去造反,还可以逃出寺庙,去当盲流,混碗饭吃。可是朱棣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天下是朱允炆的,他还能逃到哪...

科学探索: 海底遗迹 挑战人类历史观
2007-09-07

挑战人类历史观  您知道地球的历史吗?目前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推测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约在四十六亿年前诞生,一直到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也就是约一百八十万年前的冰河期时代,才开始有猿人的出现。根据一些化石的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一直到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的全新世,也...

孙思邈如何看待食疗和药疗
2007-09-05

唐朝孙思邈,人称孙真人。最代表性的著作是《备急千金要方》。 有人说,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弱冠前,因为身体不好、常生病,几乎用光了家产;他二十岁以后开始学医,成为一个好医生。 古时学医的人,常能从当中学到很多道家的养生之术。因此,孙思邈后来可以长命百岁,活...

科学探索: 石油储备挑战进化论?!
2007-09-05

油价高涨,人们不禁要问:石油还能烧多少年?全世界几亿辆汽车,这么多飞机来来往往。远程大型客机波音747一次就要加燃油85吨,最近除役停止飞行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要加96吨油。今天,充电的汽车是有了,充电的飞机看来还是飞不起来。全世界每天的原油消耗量已非...

明朝的那些事儿 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177-179
2007-09-04

[177]建文的忧虑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

科学探索: 教科书上的进化论例证遭质疑?!
2007-09-02

另一个与爪哇人相同,常常出现在生物课本里用来强力阐述进化论的例子即为「灰斑蛾与黑蛾」。教科书上通常会展示一组对比图:一只停留于灰色树苔上的灰斑蛾和一只停留在黑色树干上的黑蛾。并且解释这一种类的桦尺蛾主要生活在英美,只在夜间飞行活动,白天时则隐藏于树干上...

科学探索: 猿人并不存在?!
2007-08-31

支持进化论的科学家与各界人士往往会拿出猿人的例子来说明进化论的正确性。现在一般人一提到「史前时代」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画面:一群毛茸茸的人,用兽皮遮掩着身子,男的拿着长矛,女的手里抱着小孩,在山洞旁边,中间生着一团火堆;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很原始的社会。  ...

唐代名医孙思邈谈养生
2007-08-29

孙思邈是华原人,曾在太白山做隐士,是个修行有道之人。他擅长天象历法和摄生养性之术。显庆三年唐高宗召见他时,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他的视力和听力一点都没有减弱。诗人卢照邻和当时的名士宋令文等人都用对老师的礼节待孙思邈。 他们曾问孙思邈:“名医能治好病,是...

科学探索: 进化论的重重危机
2007-08-28

一八五九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根据一些零散的事例,鲜明地提出了进化的观点,认为今天复杂的生物界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而来。不过历史好像总要在重复中循环前进。随着科学深入广泛的发展,历史流转到今天,昔日被进化论「解决」了的问题又转了回来,许多人发现...

明朝的那些事儿 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155-157
2007-08-27

[155]除了这些制度外,朱元璋还为他的臣民们设定了严格的规定,他贵为天子,却给全国几乎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分好了工,行政公务、司法裁决、仓储准备、人口统计,甚至连街道清洁都逐一分配到人。不但如此,他还详细说明工作该怎样去做,相当于今天买电器时附送的说明书,一...

科学探索: 足以改变教科书的考古发现
2007-08-25

综观之前提到的考古发现,我们不免会在心中产生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这些考古发现所呈现的观点,与我们现有的认识大不相同,甚至抵触学校教科书的内容?大部分的读者也许会感到怀疑:如果真有这么多证据显示几亿年前已有人类文明,那么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事实上,...

科学探索: 考古与神话
2007-08-22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走入古老的神话研究,获得了别于以往的理性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海经》 在中国,有一本非常古老的书叫《山海经》,作者与年代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是尧舜时代的大禹、伯益所作。书中记载的远古时代的讯息非常丰富,包括山名五百五十...

明朝的那些事儿 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140-142
2007-08-22

[140]蓝玉率领的正是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攀越高山,渡过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片不毛之地里,有的只是那刺眼的阳光和满天的风沙,他们的后勤无法保障,士兵们只能自己携带笨重的干粮辎重,不断有人倒下,但余下的人继续向前走。士兵饥饿、口渴、疲劳,但这些都挡不住他们...

科学探索: 二十亿年前的核子反应炉
2007-08-18

法国有一家工厂于一九七二年时从非洲加蓬共和国一个叫奥克洛(Oklo)的地方进口铀矿石来使用,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批进口铀矿石已被人利用过了。因为这批铀矿石的含铀量相当低,铀矿石的一般含铀量为0.72%,而奥克洛铀矿石的含铀量却不足0.3%,和我们现有的核...

明朝的那些事儿 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128-130
2007-08-18

[128]这个倒霉(或者是幸运)的人叫袁凯,是监察御史,有一次朱元璋派了个工作给他,把处决人犯的名单交给太子朱标。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但袁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就这样改变了。他把名单交给太子,太子看到名单上人太多,主张从宽处理,可问题是他并没有自己...

明朝的那些事儿 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116-118
2007-08-14

[116]官员们主要用的是两招,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两招历史悠久,十分有名。折色火耗,大家可能听说过火耗这个词,当时交赋税往往是实物,如谷物,丝织物等,但有时也会改征银两和铜钱,而熔锻碎银时候可能会有损耗,官府就用这个名义来征收多余的银两,这些多征的赋税就称...

清明上河图赏析
2007-08-13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今开封) 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翰林张择端(公元十二世纪),山东诸城人,是北宋末期职业画家,曾在画院任职,...

文革中惨死的女星王莹
2007-08-08

今年四月七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已故着名画家徐悲鸿的一幅油画《放下你的鞭子》以七千二百万港元成交,不仅刷新了徐悲鸿油画的拍卖价纪录,且创下了中国油画的最高价纪录。这幅珍贵油画是徐悲鸿惟一一幅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写实作品,绘于一九叁九年十月。《放下你的鞭子》...

十分的令人思慕 中国史上最猛的几个女人
2007-08-11

按:按照徐震的标准,从春秋末期到清代康熙年间,时间跨度在两千一百多年,只有25个美女十分令人思慕。西子即西施,春秋乱世间越国谋士范蠡之恋人、情人,吴王夫差之姬,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沉鱼”之强力,为千古美女代名词。她违背良心做了一回吴国人民祸国殃民的坏...

科学探索: 史前人类的金属技术与采矿活动
2007-08-11

除了几个有关人类足迹的发现之外,世界上也有许多发现显示,在相同时期不但有人类的存在,而且这些人类和我们一样具有高度的文明,他们的特征之一便是具有使用金属的能力。 十万年历史的精湛金属花瓶 一八五一年的六月号《科学美洲》(第七卷,p.298-299)...

乾隆八十大寿贺礼:价值2800万的传世翡翠
2007-08-09

清朝皇宫翡翠 200年前皇帝戴的翡翠长什么样?2007年8月5日,在荷枪实弹保安的守护下,一款比“疯狂的石头”还要珍贵、身价高达2800万人民币的翡翠吊坠现身TESIRO南京新街口店。据了解,这是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筹备贺礼时准备的两件翡翠中的一件“传世...

知道吗?老外的搬家是这样有才的
2007-08-08

看了一个discovery的节目,是讲房屋搬家工程队的。你没听错,不是家具搬家,是房屋搬家!其实房屋搬家在移民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起源都很早了,木结构的建筑和简单的地基都让房屋整体搬迁较为方便。下面是一组加州瑞德兰德市一位朋友的搬家照片。房屋搬迁...

鲜为人知的大师风采:徐志摩是讲得漂亮的
2007-08-08

众所周知,大学问家们的造诣很高,但是口才不一定多好。著名的顾颉刚教授本来就结巴,上课时涨红了脸都说不清,后来干脆一打上课铃就面对黑板拿起白粉笔抄讲义,最终干脆就只发教材、改卷子、不上课了。再有沈从文先生第一次开讲,面对大学生们不知所措,急中生智,回头用粉笔...

日本人是这样看待上海女人的
2007-08-08

  一个大老爷们儿拿着照相机在街上专门拍各式各样的女性,特别还是一个日本人,很容易让人产生不良的联想。  但是柴田我觉得是一个比较不一样的日本人,在上海这个花花世界,美女如云的地方,他选择的视角颇为独特,去了南市,而他选择的对象,则是生活中最普通的各类女性...

科学探索:史前文明的足迹
2007-08-07

一九六八年的一个夏天,一位美国的业余化石专家在位于犹他州附近,也是以三叶虫化石闻名的羚羊泉敲开了一片化石。这一敲不但松动了一百多年以来现代人类所笃信的进化论,更替人类发展史研究敲开了另一扇门。 这位名叫威廉.J.米斯特的美国人在敲开这片化石之后,赫...

生活辛酸无人知:娱乐圈中替家人还债的明星们
2007-07-29

要朋友列举替家人还债的明星,朋友并不熟悉娱乐新闻,却脱口而出:“蔡少芬呀!” 多倒霉,成为别人脱口而出的第一人,却不在“最红”、“最美丽性感”、“最有演技”行列中,而是苦大仇深的现代喜儿,在过去10年里,替母亲还了超过1000万的赌债,更为此萌生自杀念...

北京市府下令停揭黑报道 揭黑幕记者受死亡威胁
2007-07-29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庞皎明在博客中透露,他最近多次收到死亡威胁。庞皎明最新的一篇报道揭露了武广铁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假粉煤灰节省成本,但使铁路质量大打折扣。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申铧的采访报道。 中国大陆的媒体记者 庞皎明7月20号在他的博客中说,“近...

维权律师郑恩宠:“上海帮”仍操控上海实权
2007-07-29

驻上海记者郑思思/曾多次举报前中共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揭发周正毅非法占地,并因此被判刑三年的上海律师郑恩宠,日前突破公安监视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在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期间,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对他的案件十分关注,两次批示要求“生活照顾、人要保护”。但...

金正日也在伏天推荐狗肉 “带皮煮才有味道”
2007-07-29

劳动新闻:“三伏天最好的保健饮食是狗肉”记者 金龙勋 ▲朝鲜居民喜欢把狗肉当作夏季的保健饮食(左)。朝鲜式狗肉汤(右)。末伏天气朝鲜居民会吃何种保养食品?一到天气持续炎热、四肢无力的三伏天就让人想起参鸡汤和狗肉汤。在朝鲜狗肉汤同样是夏天最受欢迎的保养饮食。...

龙应台“预言”济南7·18暴雨
2007-07-29

据《南方周末》7月26日报道,可能没有人能想到,一场三小时的暴雨,竟罕见地使山东济南的中心城区几成泽国,至少34人因此丧生。济南市中心最繁华的银座地下超市,在半小时内变成了水箱。虽然官方称没有人员伤亡,但民间各种传言却一直未绝。济南7月18日的三小时暴雨造...

美军凌辱朝鲜裸体女俘照片的幕后故事
2007-07-29

一张由美国记者拍摄于1950年9月底汉城郊外永登浦的新闻照片,在我们中国一直流传至今。 裸体女俘小全图 这张照片也在官方的抗美援朝纪念馆“美军暴行”栏目里面展出,标题为:“美国兵凌辱年轻的朝鲜妇女”。 有了互联网后,这张照片被赋予了新...

重庆一女官员深夜弃宝马跳江 原因成谜
2007-07-18

7月16日凌晨,潼南县一名女子从当地涪江大桥跳下,目前生死不明。此事在当地被传得沸沸扬扬,记者昨日到该县采访,发现跳江者是该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副主任张红(化名),但跳江原因成谜。   女子跳江留下宝马车   据跑摩的生意的李师傅介绍,事发7月16日凌晨...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3-4
2007-07-05

[3]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到来了,这一年刚开始,元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就收到了两个消息,首先是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即使不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所以修黄河河堤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元的政府中,竟然出现...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2007-07-03

作者信息 姓名:石悦 专业:法律 学历:本科 职业:公务员 现居住地:广州 著作:《明朝那些事儿》(部分已出版) 谁能PK易中天,惟有《明朝那些事儿》 周枝羽:流行文学研究家 作为一个流行文学的死忠观察者,我直到本周才开始彻夜通读在新浪博客上连载的...

双碧同辉的中国武术与中国古典文学(上)
2007-06-23

本文从一个新颖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武术与文学的息息相系,相映成辉都缘自他们殊途同归的一个脉络――修身。修身及为人,正如文中作者所述“武术大师与文学大师,在告诫其弟子或后学怎样习武、为文时,会令人吃惊地说出同样的话来。那就是两个字――‘做人’”。中国古代以德为本,修身养性的修炼文化是真正我们引以自豪的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之所在。文武双全固然完美,或文或武而修身明德,超脱自举之士便是对华夏综脉最好的继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