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致命伤浮现 中国经济坏消息将不断出现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两大致命伤浮现 中国经济坏消息将不断出现
作者:
《华尔街日报》(WSJ)专栏作家约瑟夫·史坦伯格(Joseph Sternberg)10月2日发表文章指出,在全球政治与经济的混乱局势中,外界往往忽略了中共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他强调,中国经济正陷入结构性困境,并面临“两个致命问题”,预计坏消息将陆续浮现。

《华尔街日报》(WSJ)专栏作家约瑟夫·史坦伯格(Joseph Sternberg)10月2日发表文章指出,在全球政治与经济的混乱局势中,外界往往忽略了中共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他强调,中国经济正陷入结构性困境,并面临“两个致命问题”,预计坏消息将陆续浮现。

首先,从中共官方9月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整体仍处于萎缩区间,显示大型国有企业普遍信心不足。与此同时,标普全球9月制造业PMI虽然反映中小型及出口导向企业的乐观情绪略有提升,但这种信心极度脆弱,受到中美贸易关系与外部需求不确定性的严重影响。史坦伯格警告,不要以为这种“暂时乐观”能维持太久。

他指出,中共经济的第一个致命问题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下滑”。过去被视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房地产、制造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如今全面疲软。今年夏季相关投资已连续三个月下降。自2020年房市泡沫破裂以来,这场被称为“历史最大规模泡沫”的崩塌拖累整个金融系统。更令人担忧的是,制造业与基建投资也开始萎缩,意味着传统投资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

史坦伯格回顾,中共依靠高债务推动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曾在21世纪初造就“奇迹般”成长,但同时埋下严重隐患。房地产泡沫正是系统性风险的预警。他指出,外界仍有论调宣称“中国经济稳定”,但那种说法“违反直觉”。

第二个致命问题,则是中共长期依赖出口拉动增长。史坦伯格认为,这种模式终将引发主要贸易伙伴反弹,因为没有任何国家愿意以吸收中国产能过剩的方式,承担中共政策失衡的后果。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史坦伯格(Joseph Sternberg)指出,中国经济存在2大致命问题。(彭博资料照)

他进一步指出,中共经济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能真正刺激“内需消费”与“高生产力私人投资”的政策。虽然官方数据显示消费略有反弹,但那多依赖政府补贴家电消费等短期手段,难以形成可持续增长动能。

如今,北京的政策陷入严重失衡。面对产业“内卷”和外部市场封锁,中共只能依赖国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引发了价格战与通缩担忧。史坦伯格警告,虽然部分家庭可能因价格下跌而短暂受益,但在高负债环境下,通缩会严重压缩企业利润,并侵蚀地方政府的财政基础,这或将成为中共经济的“致命一击”。

为挽救局势,北京近期宣布新一轮信贷刺激方案——由国有银行直接提供5000亿元人民币贷款,带动约2万亿元人民币公共工程及投资项目。这些计划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史坦伯格认为,这种政策并非经济重整,而是中共试图进一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将资源集中于政权之手。

他总结指出,在出口受限、改革停滞的情况下,中共经济前景黯淡,未来一段时间内,“坏消息将接连不断”。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冬琪

来源:阿波罗网李冬琪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