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过,总会有一些句子被记住。
这些被记住的话,又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书就是有这种魅力,经典名著更是如此。无论哪一句,都让人满心余香。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珍重”和“争取”,应该是人最应该实践的。
珍重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争取那些自己想得到的。搏一搏,即使最后得不到,也不白费一场。
没人会安排好一切,让你一生顺风顺水,且行且珍惜,且行且努力。
即使再平凡的人,他也在默默加油。
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最悲哀的莫过于,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我们的一生,会经历很多愤懑和不平,这是常态。一路走过来,总会有人让你恨得直咬牙。你痛恨那种人,拼了命要逃离。
到最后,你没想到,自己却成为了和对方一样的人。
因为太记住了“恨”,不管你逃到多远,恨都在你心里扎了根。这份恨,折磨你,也改变你。最终,当恨意过头了,你都忘记自己本来是什么样子了。
别人的误解、偏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如果你是自信的,就什么话都不用说了。真理从来都是最简单、最朴素的,除了它本身之外,并不需要额外地加以解释,正如一个真正美的人,任何附加的首饰都是多余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有时候,一个人走偏了路,往往就是太在意别人指的路。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每个人都来给你指路,每个人都来教你该怎么做人。众人有口,你听谁的才算对?
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也不要让别人太参与你的人生。
你自己的人生,要大胆一点,自信一点,照着自己喜欢的样子去活。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人生在世,谁又能没有缺陷呢?
恰恰是在缺陷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去对任何人的生活指指点点。
无论是他身体有缺陷或者生活有缺陷,这些都与我们无关。
能做的,是去善待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某句话某个举动,伤害到无辜的人。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阿尔贝·加缪《夏天集》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着、拼命着。但我们知道,生活有时候很坏,你以为看到的是希望,偏偏给你的是一盆冷水。
但有时候,你看不到希望时,又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温暖。所以要珍惜拥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论语》
这个世上,有君子,也有小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光明磊落的人,不忧也不惧,他们对得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喜欢算计的人,才容易患得患失,庸人自扰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还有话说:“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怨气,是最不能要的东西。就算生活困难,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自己的人生乐趣。
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季羡林《缘分与命运》
“坦然”两个字,不容易做到,却需要去做到。
坦然接受你能力之外的事情,坦然面对你挽不回的人。坦然去接受面对,也要坦荡荡去争取和获得。
不要为还没发生过的事情而烦恼,也不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恐惧。还没发生的,不一定就会来。而已经来了的麻烦,哪怕再害怕也没用,还不如去好好面对呢。
所以做人就是这样,要能奋勇前进,也要能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