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最低薪资调幅
备受瞩目的最低工资审议会26日召开,历经长达四小时的劳资磋商后,劳动部宣布,最低工资月薪与时薪均上调,各为29,500元、196元,调幅均为3.18%。劳动部将陈报行政院核定后公告实施,预计2026年元旦正式上路。
前总统蔡英文任内八年及总统赖清德上任二年,最低工资年年调涨。月薪自2016年的20,008元,逐年提升至2026年的29,500元,调幅47.4%;时薪则从120元提升至196元,调幅63.3%,加上本次调升为连十年上调。
劳动部指出,以现有保费费率计算,调涨最低工资后,以雇主、劳方及政府负担比例为7:2:1,将分别增加约199.97亿元、11.52亿元、7.68亿元。
审议会后,劳动部长洪申翰率官员举行记者会说明问题。洪申翰指出,若扣除消费者物价指数,十年来最低工资实质增长率超过3成,成长幅度显著,本次调升预估约247万名劳工受惠,其中本国劳工约208万人、移工38.93万人。
此次审议会最大的争议点,在于GDP成长成果如何共享。雇主团体认为受关税等不确定因素冲击,调幅不得超过3%,并主张分配GDP的25%,比照疫情期间,让劳方分享四分之一成果;劳方则认为应有至少4%调幅。多轮讨论后,双方同意将CPI涨幅1.76%全数反映,并纳入GDP的三分之一,换算得出3.18%涨幅。
除调幅争议外,政策配套也是劳资双方讨论的另一焦点,据透露,产业界反应,疫情期间仅43%企业成功申请到补贴,且程序过于繁琐。洪申翰对此表示,将与经济部进行跨部会协商,达到兼顾劳工照顾与产业发展的目标,本次最低工资维持“月薪、时薪不脱钩”。
洪申翰强调,后续将加强盘查与稽核,过去违反最低工资的情况,主要集中在支援服务业、不动产业、美容美发及其他服务业,常见的理由包括:扣发全勤奖金后低于最低薪资、师徒制等。为此,将优先透过产业团体进行宣导,并针对违反比例最高的行业加强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