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的南京战役,中国军队数量基本等同于日军(以当时装备和部队素质,其战斗力应只有日军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而且多为淞沪战场下来的疲惫之师。而日军为了攻占中国的首都已经杀红了眼。这样,战败不算意外,但很多部队的损失并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撤退中,是很可惜的。但是,这次撤退中,却有两支部队得以较为成功的突围。
八十三军:战术对头成功突围
第一支,是邓龙光的八十三军(附叶肇六十六军一部),按照撤退的计划,各部主力应该向东方日军来犯方向突围,而这支广东部队奉命打掩护,在最后从下关方向撤退。但是,军长邓龙光看到各部已经混乱不堪,自己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到达掩护阵地,到了也无从掩护,于是果断率部向东按总计划突围。
应该说唐生智毕竟是保定军官学校的高材生,在他没有失去勇气和理智的时候,指挥制定的计划还是比较有水平的。日军当时对南京是钳形攻势,东方除了雨花台等强攻的点以外,空隙很多,从这里突围,的确有出其不意的效果,邓龙光按照这个计划突围,大约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值得一提的是,邓龙光是个典型的老广,打仗很有闲情逸致,在前线还要用高丽参煲汤,给自己喝补身子,也给大家喝。他一五六师的老部下回忆,邓龙光部到淞沪的时候,战局已经很不好,刚到阵地就遭到日军猛攻。邓部署防御,然后说明,已经在给大家煲汤,汤好就送到阵地上,一时军心大振--老实说,这个军长滑头得很,广东煲汤,没有七八个钟头不算靓,这七八个钟头守下来,日军的攻势,也该再而衰,三而竭了吧。
但是此战他很清醒,认识到关键时刻来了,有部下看到邓军长出发前把泡到一半的人参酒都给扔了。
虽然战术对头,还是和日军展开了多次激战,八十三军才得以突出重围,到达安徽屯溪休整。这支广东部队,后来成为万家岭大捷的主力之一。此战,邓所部突围部队中仅将级军官就阵亡了三名,分别是一五九师少将师长罗策群、第一六○师少将参谋长司徒非、第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姚中英。其中,罗策群师长是在突破日军战线时率先冲锋战死的,冲锋时对部下高呼:“弟兄们,跟我来,勿要做衰仔呀!”是为最后的遗言。
七十四军:消灭日军中队得以脱身
但是,从日文史料中,我们发现,当时能够成功突围的,还有另一支部队。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虎贲--第七十四军(也就是张灵甫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前身)。
关于七十四军的突围,中国方面的记载比较简单,只是提到该军的两个师中,五十八师一部大约是12日下午随军长俞济时渡江撤离的,五十一师则是王耀武率领大家经过一夜抢渡,撤出了约五千人,武器损失殆尽。然而,在日军纪录中,留在包围圈中的七十四军残部,并没有坐以待毙。该部残存的六千余部队,在第二天向西侧突围,与日军展开激战后,终于得以突围成功。
这段史实可见于日本战史学家儿岛襄的《日中战争--南京到武汉》。
儿岛襄的著作中是这样描述的:
令人吃惊的是13日夜间,一支大约五千人的中国军队向西强行突围,丢弃了大量辎重后冲过日本军的防线。阻挡其前进的一个中队顽强战斗,不幸“全灭”。经过调查,这是中国军最为能战的七十四军所部。追击的部队错误地向西寻找,却因为该部突围后即转向南方而失去踪迹。
七十四军部队13日突围并成功,似乎应该是南京守军的最后战斗。失去指挥,面对一个联队强敌,败军阵中依然能团结杀出重围,还顺手消灭日军一个中队,这般打法,充分说明了七十四军的战斗素养,不愧虎贲之名。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加拿大华人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3/0331/295259.html
相关新闻
1949年蒋中正不只带走黄金最重要的是这些(组图) 这个王朝存在190年,在二十四史中却没有位置(图集) 习仲勋临终前向万里掏心窝子(组图) 名将白起为何下令打仗期间禁吃羊肉?士兵走50步后恍然大悟(图集) 红军参谋长:恶人“翻身”农村女子惨遭蹂躏(图) 闻之战栗中共苏区内的“万人坑”(组图) 温州空战 F-86首次以“响尾蛇”击落共机 激战1947鲜为人知(图)我家楼下竟然住着国军74师营长
是谁粉碎了侵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图)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做了啥? 由图表告诉你!(五)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做了啥? 图表告诉你!(二) 赖清德让世界看到决心:军事上以少胜多案例比比皆是(图/视频) 利健:纪念抗日战争八十七周年 催人泪下!“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中国人不知道”(图) 精锐劲旅!海军陆战队登陆战车大队 机动强悍突击作战尖兵(图集) 重大升级!可下令对共军“第一击”(图) 顾立雄:共军进入12浬领空领海 可下令国军行使自卫权(图) 受毛左攻击 国军抗战大片遭封杀(图) 中共围台军演惊人大逆转 歼-16和轰-6险被击落 中共成靶子(视频) 中共军演首日没实弹 效果适得其反 国军F16实弹警戒【阿波罗网报道】